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当代会计评论

主编: 刘峰

执行主编:杜兴强、李增泉、龙小宁、夏立军、辛清泉

创办日期:2008年

刊期:季刊

主办单位:

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
厦门大学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

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

联系人:杨颖瑜

电话: 0592-2181523

投稿信箱:cas@xmu.edu.cn

网址:http://cascar.xmu.edu.cn

邮编:361005

期刊目录
通知公告






本文摘自《当代会计评论》2020年第13卷第2辑文章《打开天窗说亮话:"去杠杆与杠杆操纵”研究之缘起及展望》,作者:陆正飞,页码:1-10。






陆正飞教授和他的团队发表了一组关于“去杠杆与杠杆操纵”的研究论文。应本刊主编刘峰教授的邀请,陆正飞教授将这组论文的核心研究话题“去杠杆”的由来,包括如何将一项现实的政策或经济现象提炼成严谨的学术研究话题,并将其与学术文献连接,撰写成文,以期让读者、特别是博士生和年轻教师,在寻找、确定研究题目时,有所启发。



  关于“去杠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已多次出现比较严重的过度负债问题,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限制高负债企业进一步负债,要求高负债企业去杠杆。但是,我国企业往往周期性出现的高负债这个老毛病,始终难以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2013年7月,作者开始担任中国银行独立董事,有机会更为直接地了解和认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财务和治理情况,以及银行业整体发展和风险状况。究竟是否应该去杠杆,社会各界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有二:一是关于杠杆率高低的判断;二是关于去杠杆后果的估计。此外,媒体注意到,在去杠杆的过程中,非国有企业似乎比国有企业面临更大的去杠杆压力,因而提出了“国企患病,民企吃药”的质疑。


面对上述争议和质疑,作者开始思考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


学术研究可以顶天,也可立地。如果说顶天的研究具有更长远的意义,那么,立地的研究则具有更现实的价值。无须比较两者孰优孰劣,但需知道它们都能为政府经济政策制定、企业经营及财务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和(或)经验证据。作者认为,他们的关于“去杠杆”问题的研究,属于立地的研究,属于问题导向的研究,有必要采用科学严谨的学术方法,深入研究该类社会普遍关切却又存在诸多争议的重要问题。


然而,研究“去杠杆”问题,究竟应该具体研究什么?从什么角度切入?这既要考虑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也要考虑研究的可行性。如果研究“是否应该去杠杆”,可行性就较差,因为其中包含了许多价值判断。因此,作者选择研究一些便于进行实证研究设计的较为具体的研究问题。许晓芳等(2020b)主要是想厘清“去杠杆,究竟去了谁的杠杆”这一问题,回应媒体关于“国企患病,民企吃药”的质疑。周茜等(2020)主要是想探究不同企业在去杠杆方式选择上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去杠杆方式的经济后果。



关于“杠杆操纵”问题  


尽管西方文献早就关注到了企业利用表外负债或“名股实债”掩盖负债风险这一现象,但是,该类文献不仅数量有限,而且都只是研究某些具体的融资行为,并未有文献明确定义杠杆操纵。但是,意识到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完全不是来源于文献启发,而是来自对我国企业和金融实践中杠杆操纵行为的观察和思考。


正是因为观察到了越来越多的杠杆操纵现象,才驱使作者思考如下一系列问题: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杠杆操纵?企业杠杆操纵的手段究竟有哪些?杠杆操纵会导致怎样的经济后果?应该如何估计企业杠杆操纵的程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许晓芳和陆正飞(2020)定义了杠杆操纵,将杠杆操纵区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许晓芳等(2020a)首次发展出杠杆操纵的测度方法——XLT-LEVM法,并以通过实证检验发现,账面杠杆率越高、融资约束程度越大及去杠杆压力越强,公司杠杆操纵程度越高。



 总结


陆正飞教授通过观察和思考宏观去杠杆政策的执行过程的问题和争议,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照搬西方理论,尝试用客观的实证方法解答这些现实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与实务界专业人士或高管讨论交流相关问题,了解他们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陆教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能为我们带来一些的启示。


正如陆教授所说,财务与会计的学术研究,既需要发现和创造财务与会计方面的一般规律和通用知识,也需要紧密结合本国的社会制度、历史文化、法律法规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发现和创造本国特定的社会和制度背景下财务与会计方面的特殊规律和专门知识,以更好地指导特定社会和制度背景下的财务与会计实践。



文 / 石昕


往期回顾

《当代会计评论》2020年第2辑目录、摘要

《当代会计评论》2020年第1辑目录、摘要

《当代会计评论》2019年第4辑目录、摘要

《当代会计评论》2019年第3辑目录、摘要

《当代会计评论》2019年第1辑目录、摘要

《当代会计评论》2018年第4辑目录、摘要

《当代会计评论》2018年第2辑目录、摘要

《 当代会计评论》2018年第1辑目录、摘要

刘峰等 | 找寻会计的理论基础——代刊首语

刘峰 | 独立董事的性质 —— 一个分析性框架

龙小宁 | 中国的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基于定量研究的讨论

魏明海 | 会计研究的基本逻辑

辛清泉 | 会计选择与证券审核监管

陈冬华等丨隐形控制权的家族内部传承——一项案例研究

叶康涛丨中国上市公司避税行为:事实与解释

黄世忠 | 旧标尺衡量不了新经济——论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恶化与救赎

夏立军等 | 南辕北辙,还是在路上?——中国会计研究国际化进程观察
刘骏等 | 税负刚性——计划型税收征管模式下的中国企业税负特征

辛宇等 | 地区关系文化、反腐败政策冲击与公司创新

刘峰 | 再论“研究的意义”

龙小宁 | 研究品味的经济分析

罗党论等 | 新三板:制度描述与研究机会

张俊生等 | 私营企业家的主观社会地位与企业创新投入

蔡宁等 |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治理作用:研究回顾与中国实践

胡思苑等 | 为什么股权分置改革未能提高营利能力?

晏超 | 分析式会计研究50年:回顾、框架与展望

石昕等 | 中国的企业政府补贴:特征演变与研究概述